艺术留学

首页 > 艺术资讯 > ACG电影拉片课:解读经典,教你谱写自己的电影传奇

ACG电影拉片课:解读经典,教你谱写自己的电影传奇

发布时间:2019-12-18 艺术留学咨询:400-612-8881

想分析透一部好的电影,拉片是必不可少的。ACG(国贸)电影研究中心周末电影拉片课程于2019年3月开设,至今已开课近一年时间,共计学员46人,累计100+课时,出勤近千人次。上课时间:每周六、日下午2:30~4:00。

什么样的电影才算经典?其实这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但有些电影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有些却很快被人们遗忘。一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可能在于演员的演出让人难忘,故事情节令人兴奋,也可能在于电影本身所传达的意义发人深省。

想分析透一部好的电影,拉片是必不可少的。ACG(国贸)电影研究中心周末电影拉片课程于2019年3月开设,至今已开课近一年时间,共计学员46人,累计100+课时,出勤近千人次。


 上课时间:每周六、日 下午2:30~4:00 

 

 01. 什么是电影拉片课 

 

电影拉片课通常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电影剪辑、音乐、摄影、灯光等部分进行讲解。对于重点影片的重点段落,进行逐帧分析。

 

学生课堂反馈

 

魏同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雪国列车》,因为在这部影片的场景都是在一架狭小的列车上,很难有波澜壮阔的美丽场景来提升影片的质感,但是创作者通过娴熟的镜头语言,饱满的故事情节,精巧猎奇的美术出色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自己的视听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及音乐,色彩的影片中的运用都有了深刻的感悟。朱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极大的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理有据,博古通今,而不是网络上的做作影片人只会踩低捧高唯风评是从。

睢同学:在接近半年的拉片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影片是《三块广告牌》,这是一部主旨沉重的犯罪剧情片,影片中的暴力、荒诞、痛苦、人性、善良糅合在一起成就了它独一无二的黑色幽默。作为一名转专业的学生,对电影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表层水平,在第一次拉片课后我学习了如何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和镜头的使用切换方式来理解导演和剪辑师想传达给观众的东西。拉片是一个倒推的学习过程, 授课时朱老师每次都会耐心地将影片的每个镜头单独分析,从易于理解的角度进行切入,帮助我明确了基本的场的概念和人物之间的轴线关系,教会了我如何利用景别来判断人物的情感,还让我明白了镜头切换转场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经历了半年的学习,我已经可以将拉片课中学习到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的观影和拍摄中去,对每一部影片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和看法,并且也成功完成了自己作品的拍摄,受益匪浅。

课堂照片


胡同学: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学生,听了一段时间的朱老师拉片课,最大的改变是,看电影的时候,从以前只关注剧情的发展,到开始关注一些剪辑的技巧,例如景别的变化,从而推测人物情绪的变化,明白了剪辑服务于剧情。老师在讲解每部电影的时候,都会归纳一些知识点。例如讲《好莱坞往事》的时候,重点讲了视线引导;《绿皮书》主要讲了如何分析多人轴线关系,开场镜头的作用及主观镜头的分类;《爱乐之城》重点讲了光影效果,特殊的主观镜头;《寄生虫》重点讲了打断的用法等。在拉片课上,能够了解很多关于电影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这是我作为一个非专业学生特别匮乏的。

 

刘同学:我觉得表演课弥补了专业学习上的一些空白,有利于建立导演思维,拓展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习的开展,我觉得这门课直接面对作品集准备中短片拍摄的现实问题成本,有利于在一开始就建立一些方向和指导,避免走弯路,同时课程内容有趣友好,适合零基础,非本专业的了解和学习,适合作为公开课开展。

拉片课更像一个“倒推”的学习过程。我们通常面对问题时,都是先给出问题,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最后得出结论;然而电影的拉片学习,通常是给出老师给出问题,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找到一个“解题步骤”。此类学习方法更加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剪辑点,让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力,而不是给出统一的答案,这才是最终达到的学习效果。

 

对于拉片学习成果的应用,也可以间接体现在学生制作自己的作品集之中.在作品集制作时,能融入更多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想法具像化得展现出来,这是很多同学上过拉片课后的最主要的收获。

 

 02.拉片课电影一览 

 

《爆裂鼓手》片段 

《三块广告牌》片段

《功夫》片段 

《爱乐之城》片段

《杀人回忆》片段

《疯狂的麦克斯4》片段

《波西米亚狂想曲》片段

当然我们还有:《布达佩斯大饭店》、《小偷家族》、《敦刻尔克》、《雪国列车》、《罗马》、《一次别离》、《水形物语》、《让子弹飞》、《绿皮书》、《寄生虫》、《被解救的姜戈》、《釜山行》、《好莱坞往事》等

 

 03. 拉片课案例分析 

拉片课往往都会让学员们把电影反复看过一遍

 

第一次看,是以观众的角度去看,作为一个信息的接收者,从主观视角出发,观看整部电影。

 

第二次看,是以专业角度去看,作为一名即将要学习电影的学生,从客观角度出发,在各种纬度下,学习理论知识,几部影片互为参考印证,从而对之后的实践产生作用,第二次看的作用即是学习技术的过程。

 

第三次看,是以导演的角度出发,尝试作为一个信息的输出者,将自身的定位反转,学习其他导演们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从而获取更多维度上的知识与经验。

通常来讲,拉片课都会以后期作为出发点,来试图寻找前期设计的痕迹。剪辑作为一个入手讲解的点就再适合不过了。每堂课上,我们先会给学生讲几个电影理论,然后根据这个理论再在电影中寻找相应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反复印证理论的观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在拉片课中,曾经讲解过《三块广告牌》这部影片,在影片中主要让学生体验的是镜头景别的变化对角色内心表现的关系。在电影20分钟处的主角与神父的一场戏刚好适合以此佐证,在影片中主角是个痛失爱女的母亲,而神父则是希望主角可以撤销公路边侮辱警察的广告牌,由此,两人的矛盾已经产生。

拍摄现场


在电影中,通常来说,镜头的景别越小,表现人物情感的能力就越强。而电影中神父一角在这场戏中,由最初的好言相劝,到之后的气急败坏,情绪越来越强,所以在镜头景别的使用上,从开始的中景景别偏多,到后面的近景,再到愤怒时候的特写,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化,借由景别的变化更好的体现。

 

而另一边,母亲的情绪一直没有被影响,所以一直以中景偏多,而唯一一次景别的变化是出现在神父说到主角死去的女儿时,这时候是主角内心真正出现波澜的时候,所以镜头景别的变化又恰好体现出了这一点。

返回资讯列表

在线提问导师

Momo

赫特福德大学 · 动画

咨询

热门搜索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纯艺
  • 日本留学
  • 服装设计
  • 伦敦艺术大学
  • 动画
  • 皇家艺术学院
  • 帕森斯
  • 罗德岛
艺术留学评估

申请专业: